研究人员

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» 研究人员

王永平

 

王永平,男,山西离石人,生于1966年1月,汉族,中共党员。

教育背景:

1985年7月,获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;

1988年7月,获山西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;

1995年7月,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

工作经历:

1995年留校任教至今,曾担任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,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化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。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招生专业为专门史(中国古代文化史)、中国古代史(隋唐五代史)。

主要研究方向:

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古代史、古代文化史、宗教史、社会生活史等,研究方向偏重于隋唐五代史。近年来,参加了全球史的研究工作,主要研究 “汉唐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与认知”与“中古时期中外文明的互动”等问题。

学术成果:

主持和参预过国家“九五”规划重点项目、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项目、美国罗杰伟唐研究基金会项目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、教育部重点教改项目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“十一五”规划百人工程重点项目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“十五”规划项目、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、北京市优秀人才专项基金项目、北京市“百人工程”资助项目等各类项目十余项。

出版专著及参编著作9部,发表论文及各种历史类文章120余篇。

主要著作有:

1、《游戏、竞技与娱乐——中古社会生活透视》(中华书局,2010年)

2、《四库全书研究资料目录汇编(1773-2003年)》(合著,商务印书馆,2010年)

3、《一本书读懂唐朝》(中华书局,2010年)

4、《中国文化通史?隋唐五代卷》(主编,中共中央党出版社,2009)。

5、《道教与唐代社会》(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2)

6、《唐代游艺》(西北大学出版社,1995)

主要论文有:

1、《论道教发展的三个高潮》,《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——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。

2、《唐代儿童竹马游戏及其文化内涵》,《唐史论丛》第十一辑,三秦出版社,2009年。

3、《唐张浣、李寮尤夫妇墓志研究》,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》第17辑,三秦出版社2010年。

4、《论唐代道教内道场》,《长安学丛书?宗教卷》,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、三秦出版社2009年。

5、《汉唐樗蒲戏研究》,《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》,2008年10月。

6、《荀子学术地位的变化与唐宋文化新走向》,《学术月刊》,2008年第3期。

7、《唐代长安的庙会与戏场——兼论中古时期庙会与戏场的起源与结合》,《河北学刊》,2008年6期。

8、《马球与唐代东西方文化交流》,《学习与探索》,2008年第3期。

9、《唐代的双陆与握槊、长行考辨》,《唐史论丛》第九辑,三秦出版社2007年。

10、《从泰山道教石刻看武则天的宗教信仰》,《东岳论丛》2007年第3期。

11、《论唐代的水神崇拜》,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》,2006年第4期。

12、《从汉学向宋学的转变看隋唐儒学地地位》,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》,2006年第2期。

13、《论唐代民间信仰中的植物崇拜》,《唐史论丛》,2006年1月。

14、《道教与唐代政治》,《文史知识》,2005年第2期

15、《评唐代饮食》,《饮食文化研究》,2005年11月

16、《论唐代宫廷的饮膳管理》,《饮食文化研究》,2005年8月

17、《评<唐代文化>》,《炎黄文化研究》,2005年12月

18、《 “刘氏当王”谶语与唐代政治》,《中国史研究》,2005年第2期

20、《唐宋时期文化面貌的局部更新》,《史学月刊》,2005年第5期

21、《简论唐代的民间信仰》,《首都师范大学史学研究(第二辑)》,2004年9月

22、《论唐代的山神崇拜》,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》,2004年第6期

23、《论唐山西的民间信仰》,《山西大学学报》,2004年第1期

24、《论“刘氏当王”谶语与唐代政治》,《中国史研究》2004年第3期。

20、《论唐代的民间淫祠与移风易俗》,《史学月刊》2000年第5期。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》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。

25、《论唐代道教发展的三个高潮》,《史学集刊》2004年第4期。

26、《论唐代的道观经济》,《中国经济史研究》2000年第2期。

27、、《玄学是魏晋时代社会思想的主流》,《思想战线》1990年第6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哲学史》1996年第12期全文转载。

28、《论道教法术与唐代民间信仰》,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》2003年第6期。

29、《隋末唐初的山西道教》,《沧桑》1999年第1期。

30、《论唐代道教内道场的设置》,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》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》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。

31、《试释唐代诸帝服饵丹药之谜》,《历史研究》1999年第4期。《中华读书报》1999年9月22日第25版最新学术观点摘录。

32、《论唐代的道举》,《人文杂志》2000年第2期。

33、《论唐代的翰林学士》,《晋阳学刊》1990年第2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》全文转载。

34、《唐代道士任俗职、封爵、赐紫与师号考》,《文献》2000年第3期。

35、《“祅道”辨》,《晋阳学刊》1999年第3期。

36、《论唐代“鬼道”》,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》2001年第6期。《新华文摘》2002年第3期。

37、《李德裕与道教》,《文史知识》2000年第1期。

38、《论唐代民间道教对陈硕真起义的影响》,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》1995年第1期。

39、《论唐代道教的管理体制》,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》2000年第5期

40、《武则天与道教》,《沧桑》2000年第2-3期合刊。

41、《论唐代的行业神崇拜》,《首都师大史学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。

42、《论唐代道教的管理措施》,《山西师范大学学报》2002年第1期。

43、《论唐代道教发展的规模》,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》2002第6期

44、《论道教与唐代文化》,《炎黄文化研究》2002年第9期。

45、《论武周朝政治与道教的继续发展》,《武则天研究论文集》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。

46、《论武则天与嵩山道教》,《武则天与登封》,中华书局2003年。

47、《论武则天在道教初盛局面形成中的贡献》,《武则天与咸阳》,三秦出版社2000年。

48、《论唐代山西的民间信仰》,《山西大学学报》2004年第1期。

49、《论唐代的文化政策》,《思想战线》1999年第3期,转见于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》1999年第4期;《新华文摘》1999年第8期。

50、《论唐代宣徽使》,《中国史研究》1995年第1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》全文转载。

51、《唐代游乐风气探险略》,《传统文化》1990年第2期。

52、《唐代中日两国间游乐文化的交流》,《新史坛》1988年第1期。

53、《唐明皇与潞州》,《沧桑》2001第3期。

54、《论枢密使与中晚唐宦官政治》,《史学月刊》1990年第6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》全文转载。

55、《论唐文化的时代精神》,《炎黄文化研究》2001年第8期。

56、《论唐代中外游乐文化的交流》,《河北学刊》1990年第4期。

57、《罗元贞》,《道德文章寄春秋——山西大学历史系名师传略》,书海出版社2002年。

58、《将军三箭定天山——记初唐名将薛仁贵》,《沧桑》2002第3期

59、《论唐代的童子科》,《齐鲁学刊》2001年第3期。

60、《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》,《阴山学刊》2002年第6期。

61、《论唐代饮食的“胡化”色彩》,(香港)《饮食文化研究》2002年第3期。

62、《唐代“剑器”舞考》,《青海大学学报》1990年第3期。

63、《武则天名讳辨识——兼与雷家骥先生商榷》,《乾陵文化研究》第三辑,三秦出版社2007年。

64、《隋唐文物中的围棋》,《文物季刊》1994年第4期。

66、《被冤枉的一代名将——张士贵》,《沧桑》2003年第2期。

66、《论孙思邈的饮食疗法思想》,(香港)《饮食文化研究》2003年第1期

67、《论孟诜<食疗本草>的价值及影响》,(香港)《饮食文化研究》2003年第4期。

68、《论唐都长安的餐饮业》,(香港)《饮食文化研究》2003年第3期。

69、《简论汉唐傀儡戏》,《山西师范大学学报》1992年第1期。

70、《中国文化史研究的一部力作——评李斌城的<唐代文化>》,《沧桑》2003年第6期。

71、《中国社会生活史研究的一部力作——评王赛时的<唐代饮食>》,《山东社会科学》2003年第6期。

72、《论唐代的围棋文化》,《唐文化研究论文集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。

73、《论唐代的游乐文化》,《山西大学学报》1990年第1期。

74、《从“烧尾宴”看唐代饮食的发展水平》,(香港)《饮食文化研究》2004年第1期。

75、《论唐代的宫廷饮茶》,(香港)《饮食文化研究》2004年第3期。

76、《从土贡看唐代宫廷饮食文化》,(香港)《饮食文化研究》2004年第4期。

77、《评<山东沿海开发史>》,《中国经济史研究》,2006年第2期。

78、《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一部力作——五代十国史制度研究》,《江汉论坛》2006年第11期。

79、《武则天与谶谣“武媚娘”》,《乾陵文化研究》第五辑,三秦出版社,2009年。

80、《唐代风筝与纸鸢辨识》,《唐史论丛》第13辑,三秦出版社2010年。

81、《四库唐人文集研究》序,巴蜀书社,2009年。

获奖情况:受到各种奖励十余次,主要有:1988年,荣获北京市高等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;

2000年,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三等奖;

2001年,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“百人工程”;

2004年,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;

2005年,入选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;

2006年,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。